查看原文
其他

「凋零的武侠」如今的影视江湖,早已不讲“武德”

Zazie 文娱春秋 2022-05-08

 

上个月,楚原去世。至此,上世纪六十七年代崛起的武侠名导悉数凋零殆尽。没有人慨叹“武侠时代的终结”,因为,大家都心知肚明——武侠的没落,在很多年前就开始了。今天的影视江湖,早已不再讲“武德”。

 

作者 | Zazie
编辑 | 邱欣悦
策划 | 文娱春秋编辑部


楚原去世了!

谁是楚原?有年轻人问。

早年,他被称为“影坛四大帅”之一。其他三位“大帅”——李翰祥、张彻、胡金铨,早于20多年前就逐一凋零。

“管他天下千万事,闲来轻笑两三声。”

2018年,楚原领取香港金像奖时的感言,一半是洒脱,一半是自嘲。

金像奖上的楚原和夫人及其孙女

半个世纪前,楚原春风得意,一朝看尽香港影坛的盛世繁华。

那时,楚原改编自古龙小说的武侠片是很多人的少年记忆——“盗帅夜留香,威名震八方!”楚留香填满了少年们对江湖侠士的想往。

如今,00后无一人知其名。其实,武侠影视的凋敝,发生得更早。

武侠片,是华语电影独有的类型,依托侠义文本,在上世纪六十七年代的港台地区自成一格。近些年,除了偶有《一代宗师》(王家卫)、《师父》(徐浩峰)这类作者气质浓郁的作品,在商业片领域,武侠类型屈指可数。它更多变成了一种元素,糅杂在其他各式类型片里,或成了动作片的“附庸”。

关于武侠片在当下市场的渐隐,知名香港电影专家、纪录片《龙虎武师》导演魏君子向「文娱春秋」解释:“武侠电影时间成本高,需要武行,拍摄周期长,一场动作戏都要拍很久;而当下市场,武侠已经不再流行,连金庸都不再像当年那样受年轻人欢迎,制片方做武侠片会比较担心回报率。”

今天的华语影视江湖,早已没了“武德”。主旋律成了票房灵药,特效替代了武行,此消彼长,武侠片更无空间。

但,随着楚原离世,对于成长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武侠影迷来说,需要一场追忆和铭记。这位享年87岁、拥有34年导演生涯的影人,背后是武侠影视产业的风风雨雨。

武侠前史


广义的武侠片,是一系列包含武打、功夫、侠义在内的动作片。所谓“武”,是以武术技击为外部表演特征;所谓“侠”,则是以侠义精神为内在主旨(这是武侠电影研究专家贾磊磊在著作《武舞神话》中的定义)。
1920年的《车中盗》(任彭年执导)便是武侠片最早的形态,而1928年那部更加知名的《火烧红莲寺》(张石川执导),则是武侠片日渐成熟和规范的代表作。
就在楚原出生的前几年——1929-1931年间,中国影史上有了第一次武侠片创作浪潮。短短三年,据不完全统计,上海50多家影片公司拍摄了250多部武侠神怪片,占全部影片出品的60%以上。
到了主人公楚原出生的1934年,在日本侵华氛围和革命舆论中,武侠神怪片的制作进入低潮。这一年,楚原在广东省一个演艺世家出生,父亲是粤语片著名演员张活游,姐姐张玉珍则是广东省市粤剧团花旦。
楚原的青春期成长于战后,在此期间,他时常随父亲往返于片场,对电影生出浓厚兴趣。这一时期,港陆电影逐步分家,香港粤语片崛起。
1945年,抗战结束,国民党政府推行语言统一运动,重申对粤片制作的禁令,粤片在内地的两广市场岌岌可危。直到1947年,黄岱的抗日粤片《郎归晚》在香港和东南亚大受欢迎,新马热钱涌入,不少粤片工作者放弃两广,主攻香港和东南亚粤人市场,粤片工业自此兴盛。
1949年之后,作为完整类型的武侠片在内地式微。此后,各类粤语电影的风格也越发脱离旧上海口味,发展出一套独立的港粤风格,1950年公映的武侠片《黄飞鸿正传》系列(胡鹏执导,关德兴主演)便是其中代表。

《黄飞鸿正传》系列第一部《黄飞鸿鞭风灭烛

《黄飞鸿正传》之前,港产粤语武侠片如《七剑十三侠》(顾文宗执导,曹达华主演版本),均票房惨淡,武打场面简单挪用舞台上的北派招式,花假乏味,缺乏娱乐价值。
胡鹏,《黄飞鸿正传》系列的首创者,偶然看到《工商日报》上的长篇武侠连载《黄飞鸿传》,萌生新意,决意在银幕上打造这位广东本土拳师,以真刀真枪的方式呈现武打场面。
后来,该系列影片不光大火,其工作人员还成为日后香港动作片的中流砥柱:“猪肉荣”刘湛,南拳研习者,武行刘家班的领头人,其子刘家良无人不知;歹角袁小田,袁家班之父,其子袁和平名震国际影坛。而关德兴主演了77部黄飞鸿电影,胡鹏担任导演的就有59部。
这段时间内,香港武侠片的班底组织已初步形成,广东本土侠士拳师的故事亦开始登场。

粤片时代


尽管胡鹏的《黄飞鸿正传》系列在1950年代为港粤武侠片开辟了道路,但武侠并非彼时主流。
当时,在一些1949年从上海南下香港的导演推动下,一场针对粤语片“粗制滥造、以封建迷信及神怪为主题”问题的“清洁运动”展开,神怪、奇情和武侠等题材退至边缘,反映社会现实、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粤语电影占据主流。
而楚原导演,虽以后来的邵氏国语奇情武侠片著称,但其实在他1956年入行之后的14年间,一直在拍非武侠类型的粤语片,而且是当年粤语片的代表导演之一。
1956年南下香港的楚原,年仅22岁,被圈内认作当时最年轻的导演。起初,他跟随光艺制片公司的导演秦剑任副导演,同时担任编剧,笔名秦雨。那些年间,楚原拍摄了不少当时流行的社会写实主义电影,如1960年的《可怜天下父母心》,票房成绩颇佳,还曾在内地上映,为他赢得圈内美誉。

《可怜天下父母心》
此外,楚原还执导了一些他个人偏爱的浪漫奇情片,最为影迷津津乐道的便是奇情动作片《黑玫瑰》系列。该系列受“007”系列影响,以女侠“黑玫瑰”为主角,融合探案和武打,是港片早年间的独特经典。
“我喜欢浪漫”——在楚原的自述散文里,这一点他总爱提及。楚原早年拍摄的粤语片,常布满情感的幽深曲折和人世的沧桑无奈,这些早期便已形成的个人风格,在后来融入了他的武侠作品中。

国片崛起

1960年代后期,粤语片逐渐退潮,新派武侠崛起,楚原也顺应时代走向了国语武侠电影。

说到粤语片的衰落,1969年的《今日映画》有一篇报道,提及了个中缘由:1967年面世了免费粤语电视频道;台湾热门电影如《龙门客栈》(胡金铨导演)竞相涌入,观众对影片质量要求提高(当时的国语片成本高、质量好、产量少);国泰、邵氏这类包揽制作、发行、放映三大环节的电影公司逐渐坐大,挤压了小规模的粤语片工业。
于此背景下,楚原在1968年加入国泰,开始拍摄国语电影。
对于刚开始拍摄国语片的那段经历,楚原的回忆并不算愉快:“一个‘广东仔’,单人匹马地闯入国语片圈,不用说当然白眼横加,到处碰壁。”
一开始,他在国泰期间拍摄了三部电影,分别是占士邦片、侦探片和文艺片,都票房失意。
此时,中国武侠电影继1931年后迎来了1960-70年代的第二波热潮。50年代末,以金庸和梁羽生为代表的的新派武侠小说在港台地区日渐风行,为这波热潮提供了新的文学基础。 
香港峨眉制片厂,1958年推出金庸改编武侠片《射雕英雄传》(胡鹏导演)和《碧血剑》(李晨风导演),率先掀开这波武侠热潮序幕;台湾地区也紧随其后,两年内陆续推出《罗小虎与玉娇龙》(梁哲夫导演)、《七剑十三侠》(吴文超导演)等国语武侠片,脍炙人口,夺人耳目。
于是,60-70年代武侠电影的高峰就此上演,造就一整片垂名青史的香港电影璀璨星海——张彻、罗维、李小龙、袁和平、胡金铨、刘家良等武侠名匠都活跃于这段时间。
其中,胡金铨和张彻常跟楚原一并提及,也是不少影迷最珍视的几位邵氏武侠导演。
胡金铨,与楚原同龄,以厚重历史感和侠义豪爽情著称,早在1966年就拍摄了《大醉侠》,成为中国新派武侠电影的开山之作。张彻,年长楚原十岁,影片风格充满暴力美学和阳刚气质,1967年上映的《独臂刀》,赢得百万票房,打破当年纪录。
粤语片低迷,初拍国语片成绩不如意,看到国语武侠片大热,1970年,楚原决定步入陌生的武侠界淘金。于是便有了《龙沐香》,他的第一部国语武侠片,也是在国泰的最后一部电影。

《龙沐香》

对于这部武侠处女作,楚原的自我评价是“错漏百出”:
“武侠片对我来说是非常陌生,所以故事上尽量地堆砌国仇家恨、儿女私情、兄弟亲情、反脸无情;用得上的情都‘塞’进去了,以补技巧之不足,但尽管我怎样‘塞’,技巧不足就是不足。”
在粤语电影界拍了十几年的“情”,自然是楚原的强项,而武侠片的拍摄技法,则在他步入邵氏后逐渐走向成熟。 

黄金时代

香港电影产业的60年代,是国泰与邵氏两大大型制片厂龙虎相争的时代。
哪知1964年,国泰掌门陆运涛意外罹难,这座香港电影巨头一步步江河日下,并于1970年关闭电影制片部门。至此,邵氏便成为华语电影界唯一采取好莱坞黄金时期片厂制的大公司,被称为“东南亚电影王国”。
而邵氏武侠,在60年代就已闻名遐迩。
“邵氏兄弟”成立于1958年,最初招来一群从北方南下的导演,擅长黄梅调的李翰祥,武侠名导胡金铨和张彻,都是其手下悍将,他们的作品从主题到表达手法都带有浓郁的北方风味。
后来,“外江佬”李翰祥和胡金铨分别于1963、1966年离开邵氏,奔赴台湾。
70年代中后期,武师出身的广东籍刘家良被提拔为导演。而楚原,这位已在粤语片界获得重要地位的南方人,则在1970年来到邵氏这座庞大的电影王国。
这两位广东籍导演为邵氏武侠添染了大量南方色彩。刘氏加入南少林的故事,并拓展了方世玉和洪熙官系列;楚原则在此造就了把凄迷之情融入武侠的港风古龙奇情武侠片。
70年代,邵氏与楚原互相成就,后者更是在此起起落落,既有达到巅峰,也曾落入平阳。
加入邵氏后,楚原并没有一开始就主动拍摄国语武侠片。其1972年的早期邵氏武侠代表作《爱奴》,一个青楼女复仇的百合奇情故事,剧本是他最喜欢的凄美文艺风格,当时是邵老板为保证票房,才执意把它包装在武侠的外壳里。
1973年,楚原又凭粤语片迎来一个事业高峰。
他动用当时爆火的《欢乐今宵》本土演员,拍摄了一部改编自舞台剧的粤语片《七十二家房客》,打败李小龙的《龙争虎斗》,破了香港票房纪录。在这部电影的鼓舞下,粤语片起死回生,许冠文三兄弟,很多影迷心中的香港喜剧之选,正是在此后脱颖而出。
风光万千的楚原又接着拍了几部电视剧改编的粤语片,哪知票房皆不尽人意。到了1975年,短短两年时间,在搵钱至上、竞争激烈的香港电影业,楚原就从神坛跌落,九个月没有戏拍。
穷则思变,楚原这时候才回头,去当时最火热的武侠片中寻找出路。
他最初看中的是金庸改编,但因金庸故事太恢弘,改出来的剧本大纲总是被否决。直到遇上当时的金牌编剧倪匡,为楚原改写了古龙《流星蝴蝶剑》的剧本,终于获邵氏拍板。
《流星蝴蝶剑》一经推出,便在台湾打破票房纪录,香港也颇为卖座。从此,楚原便走上了古龙系列奇情武侠片的道路,也迎来事业最高峰。

《流星蝴蝶剑》
魏君子对「文娱春秋」说,楚原跟古龙颇有内在相似之处,这既在于剧情和台词上吟风弄月的文艺和奇情气息,也在于其写意的手法。魏君子在《香港电影演义》一书中提到,仅用内棚,楚原就比一些大手笔拍外景的导演更得古龙神韵,主要因为他在构图布景等方面受到中国写意派画法的影响。楚原自己也坦承,他是把古龙武侠当做文艺片来拍摄,他对浪漫的偏爱融进了一生的导演作品中,也成就了经典的奇情武侠风格。
在楚原看来,他早期六部古龙电影《流星蝴蝶剑》《天涯明月刀》《楚留香》《白玉老虎》《三少爷的剑》《多情剑客无情剑》是其全心全意投入之作。
而后来的作品直到《多情剑客断情刀》(又称《魔剑侠情》),就只剩下娱乐性,所以还能在台湾经常打破票房纪录。而再后来的作品,楚原无奈道:“就纯粹是赶工之作。

日落黄昏


“五年要拍二十部电影,我当年心情之疲,无人能领会。”70年代末期,楚原在邵氏的工作愈发疲惫。
楚原在自述中提到,有几个月,他有八部戏轮流拍摄,有时一个布景不单加场,还会加戏,一个大树林的远景、几个演员都是路过,所有工作人员都头昏脑涨。
与此同时,邵氏出品的电影也在70年代后半期渐露疲态,票房收入逐渐减少,并被后来采取外判制的嘉禾影业超越。
据《香港百年光影》记录,嘉禾发展至80年代初,每年拍摄华语片12-15部,而邵氏每年有35-40部自制片,但其总票房却低于嘉禾。
无论是楚原作为电影从业人员的日益疲乏,还是邵氏电影整体的衰落,背后都指向邵氏片场制的衰落。
邵氏电影是中央化、制度化的管理方式,以长期合约制雇佣稳定的工作人员,在公司搭建的厂棚里密集生产同样的影片类型。长此以往,观众审美疲劳,导演也愈发浑噩。
另一方面,随着电视业逐渐崛起,电影份额被占,曾经邵氏因庞大而成功,如今因庞大而笨重。即便票房收入逐年减少,但其片场仍需流水式地不断生产电影,以供旗下院线,填满上映档期。邵氏随之陷入困境。
在邵氏的最后几年,楚原深感疲惫,1984年离开邵氏后,又拍了几部电影,工作重心逐渐从导演转向了电视剧演员。而邵氏,也顺应时代潮流转向电视业。
楚原的武侠时代与导演生涯就此落幕。
“说实在的,有点舍不得,无论几多失意,但总有过刹那的欢乐。多少次成功、多少个失落、多少欢笑声、多少感叹,要再重寻的话,也唯有在那模糊的回忆里。”对于邵氏十五年的光阴,楚原如此感叹。
随后的香港武侠世界,便由比楚原稍晚一辈的袁和平、成龙、徐克等人延续发展。另一边,内地改革开放后,武侠电影再度复苏,港陆合拍电影也逐渐增多。
结合《中国武侠电影史》(贾磊磊著)中的说法,在楚原以前,中国武侠动作电影由神怪转向刀剑,楚原活跃的岁月里,从刀剑转向拳脚,而在往后的几十年里,又从拳脚到枪战,从枪战到数字特效。

楚原

尾声


除了影像,有影响力的武侠文本也没了。取而代之的,是修仙、穿越、盗墓猎奇。

“武侠”这两个字,已经完全无法触动年轻人,他们看的是各类“超英”大片,以及,刷短视频。

不过,“武侠”好像又没有凉透。

短视频平台上,它的经典形式仍被当年的观众津津乐道,甚至有影迷创作出模仿作品,被当下的年轻人喜欢。

长视频平台上,小成本的“网大网剧”还承载着“武侠梦”。比如,王晶今年2月初就推出了《倚天屠龙记》系列网络大电影,包括2021年中旬上线的网大作品《射雕英雄传之降龙十八掌》,虽然看口碑评分都是“垃圾片”,但勇气可嘉。

上世纪八十年代初,武侠传至内地,很长一段时间里,被当成洪水猛兽,视为“十八禁”,金庸更被王朔批成“大俗”(1998年《我看金庸》)。三四十年过去后,金庸古龙楚原张彻等为代表的武侠小说及影像作品,悬挂在“文化殿堂”里,后继无人,仅供瞻仰了。


参考资料:
贾磊磊《武舞神话》/《中国武侠电影史》
楚原《楚原影坛回忆录-星光伴我行》
魏君子《香港电影演义》
钟宝贤《香港百年光影》


 「文娱春秋」原创内容 转载敬请联系

 


 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